地方債被妖魔化 三招拆彈
(經濟日報 2014年6月24日)
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已被不少人標籤為國家金融風險重要的計時炸彈,一旦爆炸,中國的經濟金融將出現系統性風險。
中國債務佔GDP 53% 遠低歐美日
但事實並非如此,本人認為,內地的地方債務存在局部性逾期違約,但總體風險可控,且解決地方債的問題已放在中央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上,針對地方債務的一籃子解決方案將逐步出台。
一、地方債務現狀
截至2013年6月,全國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為10.89萬億元人民幣,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67萬億元人民幣,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為4.33萬億元人民幣,3項合共17.89萬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中央政府上述3類債務分別為9.8萬億元,0.26萬億元和2.31萬億元,合共12.37萬億元人民幣。
如果將2013年6月地方債務與中央政府債務餘額相加共計為30.26萬億元人民幣,與2013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56.9萬億元人民幣相比較,佔比為53.18%,仍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確定的債務控制標準參考值60%之下,遠遠低於歐元區的100%、美國的110%和日本的240%負債比率。
且中國的債務以內債為主。截至2013年6月,中國的外債僅7,719.5億美元,佔同期債務的比率約16%。外債佔國家外滙儲備3.6萬億美元的比例為21.44%,佔2013年中國出口總額2.21萬億美元的35%。以上數據無論按國際標準來衡量,或是與中國自身國內生產總值、出口及外滙儲備相比較,均可以得出結論,即從宏觀上看,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與中央政府債務合併,仍處在安全狀態,風險可控。
經濟轉型樓市跌 成威脅
但是,當我們具體分析地方政府債務時,不難發現,局部性風險依然存在,有些地方的問題還比較嚴峻。首先,負債率高。有些省市債務與當地政府綜合財政收入的比率已高達警戒綫,如北京、重慶、貴州等。其次,過分依賴土地財政。有些省市承諾以土地收入償還的債務餘額,佔總債務的比例偏高,有些達到60%以上,如浙江、天津和北京。第三,債務逾期率上升。因經濟結構單一,或受宏觀經濟形勢和調控政策之影響,有些省市的債務逾期率已達5%至10%,如湖南、雲南和內蒙古。因此,地方債務的風險必須引起重視。
二、地方債務風險分析
1.經濟轉型帶來的風險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30多年高速發展之後,已轉入經濟結構調整期和產業優化期,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將出現一個優勝劣汰的產能調整階段,這對某些經濟結構單一或重點調整的省市將造成一定的財政壓力。
2.流動性風險
從審計報告看,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借債的51%來自銀行貸款,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中,72%來自銀行貸款,這些貸款中3年期以下的佔73.5%。而地方政府的投資項目80%左右為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文教衞生等。很明顯地可以看到,地方債具「借短期投長期」之特徵,其資產和負債的期限嚴重錯配。地方政府必須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期間繼續依靠借新債還舊債方式運作,否則,其中相當一部分將成為逾期或不良貸款。
3.房地產下跌風險
從目前的地方債務抵押物來看,大多是房地產。前幾年,地方政府憑藉高地價和高樓價,利用其地方融資平台頻頻舉債,2013年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金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2年多40%,大大超出全國地方債增速12.62%和GDP增長7.7%。然而,這與去年來二綫三綫城市樓價下跌形成明顯對照,山西欲來風滿樓,二三綫城市樓價下跌是否預示着一綫城市樓價也處在下跌邊緣,或是全國樓價已成強弓之末,仍有待觀察。但房地產價格走勢對地方債之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立法助地方債 成優質投資工具
4.交叉風險
地方債務近幾年來得到社會輿論和中央政府的關注,某些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相繼出台一些局部性的針對地方債和地方融資的新規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的融資方式和規模,迫使某些地方政府的融資平台轉向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機構尋求所謂的多元化融資。這就造成融資主體的傳導風險、甚至出現「一物多押」的違規風險和投資者盲目購買所謂「高回報」產品風險。總之,債務的交叉風險在加大。
三、地方債解決的建議
1.加快地方立法
地方債在世界各國均為優質投資工具,深受投資者歡迎。可是,中國的地方債卻被妖魔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缺少對地方財政的立法憑據和依法管理。新一屆政府雖開了個好頭,要求地方人大和政協加強對地方財政預算的監督審議,但在無法可依的情況之下,監督和審議都是軟性的,全國人大必須對地方財政和債務等通過立法,明確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從而令地方人大和政協在有法可依的情況下,有效監督地方政府的預算和資產負債表。
2.鼓勵地方發債
地方政府的融資應該更加透明化,接受投資者和市場的監督。例如,允許地方政府發債融資,這就迫使地方政府每筆融資必須向市場提供整套文件,包括融資用途、還款保證,以及認可會計師報告、承銷商名單和評級公司評估報告等。即使債務形成後,其政府的財政狀況均應接受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監督,並在其二級市場債券價格上有所反映。如果該政府濫用地方財政,評級公司就會下調其級別,其下次從市場再融資的成本,自然就會上升,從而達到對地方政府的市場有效監督。
財稅改革 兼顧戶籍制城鎮化
3.推進財稅改革
地方政府作為一級政府,他與中央政府之間必須重新理清財稅責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首先要明確各自的承擔和責任,在社會保障、文教衞生、基礎設施等方面,只有明確職責,才能進行財稅分帳。其次,在財稅分帳方面必須兼顧地方的社會責任,使地方政府在責、權、利方面成龍配套。目前的財稅體制沒有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積極作用,以及其作為一級法人的作用。因此,改革財稅體制是從制度上強化地方政府作為一級財政法人的重要保障,在進行財稅改革時,還應兼顧到目前正在開展的城鎮化和戶籍制度改革。
總之,從長遠來看,要解決地方債問題,首先,是立法,讓地方政府融資有法可依。其次,是發債,讓地方債在陽光下運作。第三是改善中央與地方的財稅體制,明確地方政府的責、權、利。
謝湧海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