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金融安全 香港機會無限
(经济日报 2013年12月13日)
撰文:謝湧海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欄名:三中全會聚焦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具有劃時代意義。回顧中國的近代史,基本上每30年出現一次大的變革。
港可成為 離岸人幣投資市場
從1919年五四運動及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經過約30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經過30年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結累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選擇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再從1978年至今,又經歷了30多年摸着石頭過河式的「改革開放」,中國走出了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變得從未有過的自信,十八屆三中全會主動調整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正是這種自信的表現。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不僅對內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亦給香港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1. 「成立國安全委員會」。三中全會從中國本身的國防、經濟、金融、互聯網的安全出發,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充分表明中央最高層對國家安全空前的重視。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方面可以發揮特殊的作用。例如,在人民幣國際化中扮演好離岸中心的角色,並由離岸中心進而向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和結算中心方向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全面反映中國經濟、有深度和廣度的開放型離岸人民幣投資市場。
助內企走出去 港成財管中心
作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國際投資平台,香港一方面要加強與前海的緊密合作,探索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制度設計和金融對外開放的安全途徑,另一方面讓上海贏得時間進行金融改革,更好地服務內地日益增長的實體經濟。
2. 「擴大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首先,香港有3,700多家跨國公司在港設立分支機構,100家外國領事館,每年舉辦大型國際性展覽和論壇150場,是內地企業走出去項目對接的重要平台。其次,香港有近30萬金融和專業人士可以為「走出去」提供各種專業服務。第三,在香港上市的企業可以通過換股方式併購海外公司。以上三合一的服務令香港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地。
另外,中國經濟成長造就百萬名千萬富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雲集了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和私人銀行,且從今年12月1日開始實施新的《信託法》,給委託人更多便利,隨着內地開放個人境外投資放寬,香港將有機會成為亞洲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
3. 「擴大對港、澳、台的開放」。內地這一輪開放的重點是服務業,其中包括:金融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社會服務、信息服務等。香港的服務業佔其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3%,香港服務貿易的38%是對內地提供的。隨着內地服務業進一步開放,香港對內地的服務貿易總量和比重勢必增加。
另外,內地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將文化事業單位轉化為文化企業。香港憑藉其自身的法律法規和誠信制度,以及透明化的市場運作模式,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和青睞,這些都將有利於香港成為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和國際向內地發包轉包的中介平台。
國企體制改革 港商公平競爭
4. 「經濟體制改革」。三中全會提出眾多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政府職能轉變,以往港商赴內地投資需要的審批程序將成為歷史。政府不再審批,取而代之的是註冊制。以往港商想投資的行業需要審批,今後將參照負面清單,只要負面清單沒有規定的,都可以投資。以往港商在內地面對國企不平等的競爭,今後國企體制改革,國企在資源、規則、市場中與民企、外資進行公平競爭。
政府將從運動員兼裁判,轉變為裁判員,一切對非公有制企業的障礙都得廢除,港企在內地的生存環境將大為改善。當然人民幣升值和勞動力提價或許會從另一方面影響港商在內地的盈利。
5.內地經濟發展給港帶來機會無限。中國加入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時,其經濟規模約等於美國的13%,2012年已達52%,在過去的12年中,超過了英、德、日,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2020年中國的人均GDP可望達到12,700美元,步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中國有可能從製造業大國,成為製造業、出口、資本輸出、以及消費大國。人民幣屆時可能躋身世界第三大結算貨幣。
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財富管理中心、貿易中心、融資中心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其分享內地經濟增長的「紅利」勢必增加。
6. CEPA(Mainland and Hong Kong 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內地與香港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從正面清單轉為負面清單協商。三中全會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
香港自2003年與內地簽署第一份CEPA以來,先後簽署了10份補充協議,對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融合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也給香港商品進入內地帶來36億港元的減免稅。三中全會提及的「負面清單」已在上海試行,香港與內地談了十年的正面清單CEPA,擬改為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一起談,以負面清單為主,令香港成為境外負面清單的先行先試地區。
CEPA擬改負面清單 港先行先試
7. 「在上海自貿區基礎上,開拓更多自貿區。」上海自由貿易區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試驗田,主要試驗:⑴服務業對外開放;⑵投資貿易便利化;⑶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
香港應不失時機與廣東省商談未來粵港自貿區中香港的作用和定位,以及與前海主動接觸,商談香港在中國金融對外開放試驗中的作用和定位。據推測,上海自貿區的試驗應該在兩三年內會推廣和複製到全國,香港必須不失時機強化自身在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的角色。
以開放促改革 國家好香港好
總之,三中全會面對國內外種種複雜的問題,以開放為槓桿,推動各項改革;再以改革為契機,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市場化體制機制;以改善民生為本,探索中國模式的發展道路,為中國今後三十年的發展描繪了一幅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可以實現的宏偉藍圖。這幅藍圖的實現不僅取決於內地民眾的積極參與和奮鬥,更需要包括香港在內的全球華人的不懈支持和努力。最後,我想引用董建華的一句話「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
(解讀三中全會 尋找香港新機遇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