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下一站金融個人自由行
(经济日报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
今年4月10日,李克強總理在博鰲論壇上宣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實行交易互聯互通的消息。由於這消息來得突然,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輿論對此引發各種暇想和猜測。
補足香港 人幣股票缺陷
一、互聯互通意義重大
1. 上海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實行交易互聯互通(以下簡稱互聯互通),是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以往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開放基本上是通過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QDII(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服務於機構投資者的。而這次互聯互通則是面向境內外個人投資者,開創了個人「金融自由行」的先例。
2. 互聯互通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經過10年的建設取得很大成就。目前,人民幣在中國外貿跨境結算中已佔比達16%,其中7成通過香港進行。海外離岸人民幣發債和外滙買賣均有7成在港交易。唯獨股票交易孤掌難鳴,目前在香港聯交所僅一隻人民幣股票。互聯互通的出現將從一定程度上彌補香港人民幣股票的短板,完善了香港人民幣交易產品鏈和貨幣的投資功能,有助於人民幣成為投資和儲備貨幣。
無股權關係互通 舉世創新
3. 互聯互通是一項舉世創新。我們在幾年前就耳聞全球多家證券交易所之併購的消息,但是他們中間沒有一家在成功收購之後,與收購標的實現互聯互通交易的。而上交所與港交所之間雖說無股權關係,但卻能實現互聯互通可以說是一項嶄新的創舉,其結果令全球證券交易所拭目以待。
4. 互聯互通令內地和香港監管機構的合作將更加密。眾所周知,內地證券監管與香港證券監管存在一定差距,這體現在監管理念和執法力度上的不同,今後面對互聯互通,兩地在日常交易、市場異動、內幕交易等違規事件上,必將達成共同的理念和形成共識,以便聯合執法。
5. 互聯互通有助改善兩地投資者結構。就香港來說,雖然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本身不乏內地投資者,今後將會有更多內地投資者通過正規渠道投資港股。對上海證券交易所而言,其投資者除小量QFII和RQFII(Renminb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即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之外,今後將引入境外高端個人投資者,令投資者結構更加多元化。
二、互聯互通滬港雙贏
互聯互通目前雖停留在框架和頂層設計階段,仍有許多技術性問題有待解決,但我相信方法總歸多於困難,最終一定能大功告成。而且從我的理解,互聯互通將會分階段的實施。目前的5,500億元額度是初步的,隨着今後試驗的深入,雙方互聯互通交易市場的成熟,以及在監管到位之後,其額度必將增加,交易範圍也將擴大。
可助香港 與倫敦星洲比拼
互聯互通從長遠看,將有助於香港證券交易額的增加,港府印花稅收入增加,特別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市場地位的提升:
首先,互聯互通將豐富香港的人民幣投資產品,從而帶來衍生產品和結構性產品組合增加,有利於香港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
其次,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互聯互通令其與倫敦、新加坡等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競爭相比較將處於更加有利地位。
第三,滬港合作將強化香港在中國資本市場中的地位,今後將會有更多企業來港上市融資。
第四,互聯互通為滬港合作開了個好頭,今後在人民幣國際化中關於人民幣滙率和利率市場化等還有很多合作空間,在國家金融開放與安全之間還有很多課題需要滬港共同探討。
互聯互通對上海來說意義也十分重大,首先,上海證券交易所將迎來第一批境外個人投資者,將使其在投資者結構方面變得更加多元化。其次,長遠看,將增加上交所的交投量,提升市場的活力。第三,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第四,有助於內地的監管更加國際化。
短期內 不會取代QFII QDII
三、互聯互通相關問題
1. 互聯互通有別於當年的港股直通車,2007年當國家外管局公布「港股直通車」時,正值股民處於股票狂熱之中,雙方市場交流不足、監管未準備好、對於整體方案未設定總額控制等。現在的互聯互通較當年的港股直通車來說,市場、投資者和監管者都成熟得多。
2. 互聯互通有別於QFII和QDII。雖說互聯互通與QFII和QDII都是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產物,但無論以投資者性質、交易方式、資金出入方式都不同。二者至少在中國資本市場未全面開放前是可以並存的,互聯互通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取代QFII和QDII。
3. 互聯互通將改變部分在港中資券商的經營模式。近幾年來,內地中資券商不斷雲集香港、給香港金融中心帶來活力。但其中有些券商以服務其內地總部客戶為主,而未開拓香港當地客戶和國際客戶,面對互聯互通六個月後即將開通,這些券商勢必轉型,否則會影響其在港的長遠發展。
促內地客關注港股 利港財富中心
4. 互聯互通將有助香港當地華資券商。香港華資券商大多因其規模較小而不獲QFII和RQFII額度,分享不到內地資本市場開放所帶來的紅利。而互聯互通則因港交所總體額度並不分券商規模和身份,故只要是港交所成員人人有份交易,因此給香港華資券商的客戶投資內地A股帶來業務機會。
5. 互聯互通不會阻止內地高端客戶來港進行財富管理。雖說因互聯互通,上海證券交易所會截留一部分有意慾買港股的投資者,但互聯互通本身會激發更多內地人士關注香港市場,其中的高端客戶因其投資多元化的需要,繼續會將香港作為其投資海外金融市場的首選,從而令香港財富中心的地位得以強化。
總之,互聯互通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內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預示着金融個人自由行的開始,滬港必須加強和深化制度、市場、產品、監管等合作,實現互利雙贏。更重要的是為國家金融開放探索一條安全的路徑。
撰文:謝湧海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