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2014年1月3日)
去年與前一年相比,全球經濟呈現出一個明顯的特徵,即發達國家逐漸走出危機的陰影,踏上緩慢的復甦之路,而新興國家除中國之外,經濟增長均告大幅下滑。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經濟低迷之後,去年加快增長,失業率逐漸下降,消費穩步回升,外貿赤字有所改善,經濟整體向好,今年GDP有望增長百分之二点五。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二0一二年歐盟遭受連環債務危機沖擊之後,去年区内多數國家經濟開始企穩復甦。雖然債務問題遠未解決,但隨著外部環境的改善,內部強化財經紀律,情況趨向穩定,預計今年會增長百分之一点五。
日本受安倍經濟學的強力刺激,終於在去年擺脫通縮,實現了連续三季的正增長。但復甦道路仍然崎嶇,第三季經濟增速已明顯低於首兩季。預計今年GDP增長百分之一点四左右。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新興國家,经历了三十五年連續高速增長,去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新舉措,用進一步開放倒逼國內體制機制改革,確保經濟持續發展。市場對此反應正面,今年GDP有望保持百分之七点五的增長的水平。
新興经济体(除中國外)自二0一二年起,普遍出現經濟增速大幅下滑,预计今年一方面將得益於全球經濟向好,另一方面將受美國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負面影響,其經濟仍將溫和增長,其中俄羅斯、巴西和南非約增長百分之三,印度增百分之五左右。
今年全球經濟關注的重點仍將是歐洲債務問題、美國退出QE的影響、安倍經濟學的持久效用、中國改革的實際舉措,以及新興國家的資金流等問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百分之三左右。
改革开放带来挑战
香港作為開放型的經濟體,去年的增長動力受制於外國因素,全年預計增長百分之三。今年將得益於美、歐、日,以及內地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相信會有百分之三点五至百分之四的改善。
隨著內地開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香港經濟將面對眾多發展機遇和挑戰。因此,必須認清新形勢,找準自身的定位,抓住發展的機遇期。第一, 內地服務業開放,將有利於香港服務業向內地拓展,以及提升對其的服務貿易。第二,內地開始試驗負面清單,將有利於香港用負面清單形式與內地商談今年的年CEPA补充协议。第三,內地放寬企業和個人對外投資,將有利於香港作為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第四,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將有利於香港強化項目對接、專業諮詢和融資平台的功能。最后,內地將建立更多自貿區,預示了香港快將在粵港澳自貿區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機遇永遠只會給有準備者,將機遇轉化成优势和财富,需要政府、業界和全體港人的共同努力。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 謝湧海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