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壇》金融業持續增長的路向
  • 2013-02-14 14:50
人幣國際化 抗日圓貶值戰

撰文:謝湧海 中銀國際英國保誠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
欄名:貨幣戰爭

日圓兌美元滙率本周三報價1美元兌換92.25日圓,自去年11月以來,日圓滙率在短短四個月內已累計貶值超過20%,滙率波幅之大,引起全球廣泛關注。

日圓貶值雙刃劍 未必能救日

一、日圓貶值料將延續

安倍自去年第四季度組閣以來,將日本政府的首要經濟任務確定為擺脫經濟通縮。日本的通貨緊縮由來已久,去年,其核心CPI仍為負0.2%。安倍政府仿效美歐,試圖採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制止通縮,從而刺激經濟。

今年1月,日本央行進一步設定了具體的擺脫通縮目標,即將2%作為其追求的通脹目標。並採取無上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通過投放流動性,人為刺激日圓貶值,試圖一箭雙鵰,既可促進出口,又能克服通縮。據日方公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因日圓大幅貶值,推動了日本出口同比增長6.4%,實現了8個月來首次增長。但日圓貶值也增加了日本國內企業的進口成本。同期,液化天然氣和原油進口增加了33.7%和5.9%。

由此可見,日圓貶值是一把雙刃劍,通過日圓貶值來促進出口和刺激經濟並非無副作用的靈丹妙藥。能否救得了日本,還要看其他因素和外部環境。

避險價值下降 日圓應要走弱

其實,日本經濟在泡沫破滅之後,長期處於停滯和衰退狀態,國際經濟地位不斷下降,日圓貶值是自然結果。但是,5年前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及由雷曼銀行倒閉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恐慌,令日圓成為了美元的避險貨幣,之後,歐債危機發生,日圓再次扮演了同樣的角色。日圓滙率出現了與其經濟地位不相稱的堅挺。

目前,美國經濟趨穩,歐洲債務問題雖遠未解決,但最壞時期也已過去,日圓的避險價值正在逐漸下降,即使日本政府不採取無上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圓的滙率同樣會由強轉弱。

今年以來,美國聯儲局會議紀錄顯示,美國或許會提前進入加息周期。市場預測,美元與日圓利息差將再度拉開。日本政府截至2012年底的債務規模達997.2萬億日圓(10.7萬億美元),處在歷史最高位。

日本利率每上升1%,其政府的利息支出為1,070億美元。沉重的債務負擔令日本在通脹和滙率問題上進退維谷,必須謹慎處理:一方面要擺脫通縮和刺激經濟,另一方面要避免通脹和加息,以防債務危機觸發。由於美日息差終將拉開,日圓對美元的貶值將成為意料中的事。

二、日圓貶值引發貨幣自衞戰

日圓在短時期內的大幅貶值,引起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的警覺。特別是那些在產業結構上與日本相似的國家的嚴重關注。

韓國的生產結構與日本十分相似,韓國央行面對日圓貶值和來自國內不同的官員的壓力,即將採取推低韓圜的策略。歐洲央行行長近日也表示,歐洲央行有可能再次降息。如果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勢必令歐元滙率走弱。上周,英國央行也表態,英鎊可能需要進一步貶值。

日引發貶值戰 中國難獨善

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也再次重申,量化寬鬆政策不變,他以失業率為目標,認為美國目前的經濟,距離「完全健康」的全面復甦路途遙遠。

其他國家央行也紛紛表態。新西蘭央行行長近日表示「新西蘭元的滙率明顯被高估」,央行隨時準備干預市場。挪威央行行長表示,挪威克朗長期保持強勢,央行將視情況降低利率。土耳其央行19日晚再次宣布下調隔夜貸款利率,今年以來,土耳其已二次下調利率。德國總理默克爾則再三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該試圖操縱貨幣滙率。德國是日本汽車、電子、工程機械等出口的最大競爭者。

三、中國須積極應對日圓貶值

日圓貶值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中國應該如何判斷和應對當前複雜的國際金融局面?

首先,日圓貶值有利於日本的出口,但由於中國與日本的產業結構和出口結構不同,形成的競爭並不大。反而中國向日本出口工業所需半成品的數量將可能增加。

其次,由於日圓貶值引發的新一輪全球貨幣貶值戰,當這一貶值戰擴大至與中國出口結構類似的國家時,中國不可避免會深受其害。

G20偏袒日本 損新興國權益

第三,由美國發起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歐洲和日本紛紛仿效。美、歐、日均把債券貨幣化,通過印鈔票來抵賴欠債,嚴重侵害了像中國這樣的債權人資產和金融利益。

G20會議沒有譴責日圓貶值,是發達國家對自己所作所為的一種縱容和包庇,是對新興國家權益的嚴重侵害。

中國要在這場國際貨幣戰中保護自身的權益,最佳辦法是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 譚岳衡

原本連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