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改革紅利 惠及兩地資本市場
  • 2013-01-04 15:25
改革紅利 惠及兩地資本市場

  新年伊始,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朱 自清:《春》)。

  今年3月,新一屆國務院組成人員將正式上任。此前,最 高領導人已經頻頻以相對低調的姿態傳達出未來十年中國經 濟發展的主線:改革、改革、還是改革。實際上,2012年中 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明確提出「改革頂層設計」和「尊重人民 首創精神」,既反映了決策者對於釋放改革紅利的決心,也 反映了決策者對改革進入「深水區」所遇到的困難已形成共 識。如果這種自頂向下的生產關係變革和自下而上的生產力 提升能夠合成為正能量(亦即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 要),將使2013年中國投資主題更加清晰。

  本港及內地兩地投資市場值得關注的關鍵字之一是境外上 市新規。儘管新規仍然囿於「審核制」的框框,但對於緩解 中國企業融資有積極作用。對於香港市場也是一個利好消 息。關鍵字之二是社保基金入市。2012年3月,國務院批准 廣東省1000億元養老金入市。繼廣東率先試點之後,江蘇、 浙江、山東和四川可能成為2013年養老金入市試點省份。更 大規模的養老金入市,對證券投資市場將起到定海神針的作 用。

QFII和RQFII均衡投資者群體

  關鍵字之三是更加均衡的機構投資者群體。2012年下半年 內地出臺一系列完善QFII和RQFII的政策,包括取消境外主權 基金申請QFII時10億美元的上限,增加RQFII額度至2,700億 元人民幣,逐步擴大QFII/RQFII合資格申請人的範圍,擴大 投資產品種類(包括股票現貨、股指期貨、定息產品等)。

  另一方面,內地逐步擴大商業銀行試點基金管理公司的範 圍,擴大保險系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許可範圍,最新修訂的 證券基金投資法將非公募基金納入調整範圍。多層次機構投 資者群體對於有效分散市場風險、提升市場效率、弱化零售 投資者占主導的羊群效應,大有裨益。行業板塊方面,國有 大型商業銀行、金融控股公司將繼續受益於「要適當擴大社 會融資總規模,保持貸款適度增加,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 定,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成本」的指導思想。

城鎮化及內需行業將領風騷

  得益於新型城鎮化和擴大內需的戰略,電信、媒體和高科 技、水泥建材、建工機械、房地產、中小城鎮商業股、汽 車、環保等板塊將各有千秋。提供新一代社交網路的高科技 公司將繼續獨領風騷;具備二、三線城市綜合房地產開發和 物業服務的地產股將跑贏以一線城市為主戰場的地產股,並 由此帶動水泥、建工機械等相關板塊。若中小城市能夠以北 京搖號上牌所帶來的行業和社會弊端為借鑒,謹慎推出任何 限購性措施,汽車板塊有望獲得新生。

  政府在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和提升行業透明度的要 求,將很大程度上削弱醫藥、食品板塊的上升動力。政府在 電煤價格推出改革措施,扭曲的供求關係得以理順;傳統能 源將繼續跑贏新能源,後者必須在產能調整與技術創新方面 有所突破,而政府亦需要避免伸手越界。今年花勝去年紅。 2013年,我們期待新一屆政府改革紅利惠及兩地資本市場。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 杜勁松

原文連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