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 前海金融試驗區的頂層制度設計及其重要意義
  • 2012-08-24 15:00
[信报]

前海金融試驗區的頂層制度設計及其重要意義

2012年8月24日 謝湧海

開發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國家在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之際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國家對外開放層面又一次極其重要的探索,深圳前海承載着國家今後30年經濟和金融業如何發展的先行先試重任,意義重大而深遠。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1年3月,國家把前海開發正式納入《十二五》規劃,確認前海作為國家級的「金融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

前海金融試驗的意義何在?試驗原則是什麼?如何在試驗中防止金融風險向內地其他地區傳導,以及香港在前海開發建設和今後發展中應扮演什麼角色?本文擬從以上四方面作一探討。

一、前海金融試驗的戰略意義

中 國經濟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輝煌的成果,30年高速發展,趕英超日,已居世界第二。2011年中國GDP總量已達美國的一半,如果按照這樣的 發展速度推算,2020年中國GDP將很大可能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屆時中國的人均GDP按人口自然增長計算將達到15500美元,上海、北 京、天津的人均GDP更將達40000美元左右。中國的國際角色將從貿易大國和世界工廠,轉換為國際主要資本輸出國。

彭博社對132名經濟學家進行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學者預計,2020年人民幣將成為美元和歐羅後的第三大國際儲備和結算貨幣。

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1993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特福格爾更加長線看好中國經濟,他曾在2010年預測,再過30年,即2040年,中國經濟規模將達126萬億美元,人均GDP高達86000美元。

30年前,誰都不曾想到,鄧小平在深圳劃了一個圈,成功創造出一個令世界矚目的深圳,並摸着石頭過河,探索出了一條強國之路,令中國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動力,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然而,中國經濟發展中面臨一個很大的挑戰,即金融業下一步將如何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將如何更有效地對外開放。

在經濟發展的重要時刻,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將再一次擔當試驗田的重任,前海則為十年後的中國金融先行先試。

雖然說中國的金融業在過去30多年曾為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還存在不少的挑戰和問題,這些制約了實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1. 監管方式

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監管開始由30年代的分業管理向混業轉化,其結果一方面滿足了客戶的多功能一站式服務的需求,一方面也促進了金融業的創新發展,最大程度地利用金融手段配合實體經濟的發展。

但 中國目前仍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監管機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所管轄條線的領導機構的角色。名目繁多的考察評比,各種類型的紅頭文件,嚴重干擾了金 融業按市場模式運作,阻礙了金融跨行業產品的創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業的服務質量,以至於削弱了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承擔。

2. 企業脫媒過程冗長

內 地20年前已建立了股票和債券融資市場,但迄今規模相比國民經濟仍然太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商業銀行利用先發優勢,每年貸款指標主要集中用於大企業客 戶;一方面資本市場的融資申請程序複雜,從申請到批准需等待少則數月,多則數年。令機構客戶有意脫媒,卻還是抱住商業銀行不放,欲脫無力,佔用大量商業銀 行的貸款指標,令中小企業貸款困難。

西方發達國家的大企業早已憑自身的信用通過直接融資發展業務,銀行主要服務於中小企業。

2011年,內地新增融資8.6萬億元,企業發債僅1萬億元,股權融資為4000億元。

3. 人民幣回流管道不清晰

人 民幣國際化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積極配合這一決策的落實,但是在人民幣回流內地方面仍在摸索之中,涉及項目眾多:有貿易項 下、直接投資項下、滙入滙款、同業存款、RQFII、投資內地債券等,涉及區域之廣,為回流的管理造成很大壓力。目前境外人民幣資金池尚小,未構成大的金 融風險安全,但長此以往,今後池子大了,其風險及傳導風險就必然放大。

4. 資本市場如何對外開放

中 國在加入WTO時,曾經承諾資本市場最終將全部對外開放。這些年來,根據IMF的開放定義,中國已開放了大部分的資本項目,剩下最後一道防線,即股票、債 券和衍生產品市場仍未開放,全世界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這是最難開放,也是最不安全的開放。而前海正是要為中國的金融開放進行這方面的嘗試。

二、前海金融試驗的原則

針對中國金融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前海作為「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 在試驗中必須堅持以下4項原則:

①服務實體經濟

任何金融創新和試驗事關全局,絕不能脫離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金融是經濟的心臟,既服務於經濟又依附於經濟,任何為試驗而試驗或者為創新而試驗,都應堅決阻止。

② 開放性的試驗。

前 海的金融試驗離不開香港相關機構和專業人士的共同參與,目的是探索一條內地金融成功的開放之路,前海非但不會取代香港,相反,只會令香港金融更好更快融入 內地金融市場,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特別是在人民幣回流機制方面,兩地實現無縫對接,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採用排他性的對接。

③ 金融安全

金融開放在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均存在金融安全問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至今為止未曾發現成功案例。前海作為金融開放試驗窗口,必須從制度上進行創新,隔離前海金融風險向內地其他地區的風險傳導,同時又能拓展業務。

④示範效應

前海合作區的開發建設,從國家層面來說,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首 先,成立27個部際聯席會議;其次,設置以人大副委員長為首並由中港15名專家學者組成的諮詢委員會;第三,授予其經濟單列、稅務優惠、國際仲裁等特權, 更明確了前海是特區中的特區,金融是特區中的重中之重,其試驗結果必須對全國有示範作用,決不是僅為了前海的GDP,國家作出這麼大的投入。

二之一

作者為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副主席、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

返回頂部